脑瘫治疗有三大误区
日期:2015/12/1 19:43:47 来源:佛山市中医院
核心提示:日前,《健康时报》刊发《北京高科医院还在忽悠》一文,对高科医院患者代言、宣传干细胞疗法等各种涉嫌违法的脑瘫治疗行为进行了曝光。事实上,脑瘫治疗乱象不仅仅存在于这一家医院里,很多患者家长对脑瘫也存有认知误区,很容易被误导。
误区一:高压氧、干细胞治脑瘫有效
在百度里以“脑瘫”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,治愈、营养神经修复、干细胞治疗、高压氧等词汇数不胜数,看似是一篇“科普”文章或患者故事,实际上大多数都是一些私立医疗机构的宣传广告。而这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宣传,不仅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毫无帮助,还可能耽误病情。
其中一个网页中介绍,“北京某中医医院,专业的高压氧治疗脑瘫,不用手术,不用开刀。”所谓的高压氧,是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方法,国外学者用于抢救新生儿窒息。然而,在最新的《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》(2015)中,就已经明确提出,“高压氧对于未成熟儿的视网膜和肺支气管发育有一定的影响,不推荐用于脑瘫康复治疗。”同时,国外权威机构对于高压氧临床治疗脑瘫儿的文献较少,且内容均不支持高压氧的应用。
另一个治疗方法则是目前最为“流行”的干细胞治疗,也是北京高科医院的“主打品牌”。实际上,在权威的儿童脑瘫康复专家那里,干细胞治疗脑瘫目前根本不可能。
中国康复研究中心、北京博爱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吴卫红表示,门诊中也偶尔会遇到家长来询问干细胞治疗,但是目前干细胞能不能治疗脑瘫依然没有定论,连最基本的动物模型都还没有做出来,更不可能直接用在人身上。虽然干细胞治疗很有前景,但仍在研究阶段。先是动物实验,再是小规模的人体试验,再是大规模的人体试验,如果都安全有效,最后才能正式用于临床,这是一段很长的路。
对于患儿家长来说,为救孩子的急切心情能够理解,但如果病急乱投医采取了错误的治疗方法,反而会对孩子造成更多伤害。而对于百度中搜索出来的各种文章和机构也不应盲目轻信,应该到正规的机构找真正权威的医生咨询。
误区二:脑瘫等于绝症无法治疗
虚假治疗信息之所以如此泛滥,还是由于广大家长对脑瘫认识不够。很多家长仍然认为,一个脑瘫患儿的诞生就意味着希望的破灭。在20多年以前脑瘫还被认为是不治之症,但我国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经过20多年的发展,脑瘫康复治疗并非完全没有办法。
所谓脑瘫,是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,发育不成熟的大脑、早产、低出生体重、窒息、缺氧缺血性脑病、黄疸、外伤感染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脑瘫,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,有些孩子还会有感知和智力缺陷。《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》显示,在1000个活产儿中就有2~3.5个脑瘫患儿。
吴卫红表示,早期干预、坚持康复训练,很多脑瘫患儿可以很好地回归社会。该中心在1989年收治的第一个脑瘫患儿,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后,现在已经去美国留学。
一个上高二的脑瘫患者坐着轮椅来到北京博爱医院,母亲打算让她休学一年做康复治疗后再考大学。在这里,孩子先进行了三个月一疗程的功能训练,后来被送到国家残疾人游泳队训练了6个月,经过专业评估,孩子上肢条件很好,下肢协调性也有进步,之后医生给她用上前臂拐,协助她进行训练。暑假期间,医院的运动疗法师还专门去观察了她学校的环境,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。又经过三个月的训练,孩子居然能站着走回教室,这让所有老师和同学惊讶不已。
无论是什么年龄的孩子,都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进行矫正。但是年龄越小,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越好。专家表示,对于家长来说,注意关注孩子运动发育的里程碑,如能不能抬头、几岁会坐立、几岁会行走等等,不要等待有症状了再去干预。中国卫计委和中国残联正在共同制定《0~6岁儿童残疾早期筛查技术规范》,其中就包括了脑瘫筛查,目的也是为了使更多的患儿在6岁前能被及时筛查出,进而接受正确的治疗。
误区三:手术治疗脑瘫一劳永逸
当一个孩子来到正规的脑瘫康复机构,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、身体状况等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,除了上肢运动训练、下肢运动训练、语言训练、特殊教育、音乐治疗、外科手术,以及矫形器等方法之外,还有中医的针灸、理疗和水疗等。而这些单一的方法都不是“万能”的,需要医生来整合。
专家指出,外科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,也并非是人人适用。目前,对脑瘫儿用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矫形手术、降低肌张力手术以及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等。但是,能不能做手术,什么时间做手术?应该要由专业医生做严格的评估。做完手术后,还应及时进行功能训练。
曾经有一个16岁的脑瘫孩子,髋关节发生脱位,要进行训练,必须先做手术把髋关节复位。然而,孩子在积水潭医院做完手术后,并没有马上到康复中心训练,而耽搁了一年时间。结果是髋关节复位了,腿部肌肉又出现了萎缩,还要再费很大劲才能穿上矫形器帮助站立。
吴卫红强调,做手术是为之后更好的康复训练创造条件,仅靠单一的手术治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